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与评审管理办法
时间:2025-09-24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与评审管理办法》(中南林发﹝2025﹞58号)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手册》(2025版),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术创造力,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与评审管理办法》(中南林发〔2025〕5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奖助学金项目分为奖励和资助两部分。研究生资助项目包括国家助学金;奖励项目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第二章 评审基本要求与原则
第三条 申请奖助学金的研究生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任何违法违纪情况(含受处分但已解除处分的情况);
(三)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严守学术道德,学业成绩和学术业绩符合项目评审条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表现良好;
(四)按学校规定报到注册,取得学籍。
第四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院评审委员会应结合本院、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定细则和评价标准。在评审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做到阳光评审。
第五条 评定结果需经院、校两级公示,公示时间均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三章 评审程序
第六条 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定小组,由班长、团支部书记、班委会、学生代表共6-10人组成,负责对全班同学的自评结果进行审查,并在班内公示“班级综合素质评定表”。公示期为3天。公示结束后将审查结果上报学院。
第七条 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细则,组织初评等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由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班综合素质评定结果进行审定,并将审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将审定结果报研究生工作部备案。
第八条 本人申请。申请各类奖助项目的研究生个人或集体,对照申报具体条件,据实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支撑材料以备查验。
第九条 对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结果有异议的研究生,可在学院公示阶段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评审委员会应及时调查研究并予以答复。
第十条 国家助学金参评标准与基本条件:
(一)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档案关系不在学校、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
(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13000 元/生·年,硕士研究生6000元/生·年(如国家、湖南省调整标准按新标准执行)。
(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按基本修业年限发放。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不再享受国家助学金。提前毕业研究生的国家助学金发放到毕业时止。招生简章中注明不授予中间学位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研究生,按当年所修课程的学历层次确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标准。
(四)有下列情形者,暂停或取消发放其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停发的国家助学金不再补发。
1.在学制期限内,已办理休学手续的研究生,自休学次月停发国家助学金,复学后次月恢复发放。
2.已办理退学手续的研究生,自退学手续办理完成的次月取消其国家助学金。
3.研究生公派出国,注销学籍者取消国家助学金;保留学籍者暂停国家助学金发放。研究生按期回国恢复学籍后,发放国家助学金,不按期回国者取消其国家助学金。
第十一条 国家奖学金参评标准与基本条件: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学术发展业绩突出、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3万元/生·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万元/生·年(如国家调整奖励标准按新标准执行)。
(三)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1次。参评对象为我校具有中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毕业当年和超出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招生简章中注明不授予中间学位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研究生,按当年所修课程的学历层次确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标准。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可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兼得当年学业奖学金,但同一成果不重复奖励。
(四)具体条件:
1.学习成绩:研究生入学以来,无重修科目,课程考试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成绩≥80分。如有单科(仅限一门)成绩在65-75分之间,可用1项业绩成果(参见下一条)冲抵,但该业绩不可再用于参评国家奖学金。
2.申请人需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方可参评:
(1)论文:博士生在学校认定的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国际重要科技期刊,国内顶级科技期刊,国内重要科技期刊(七级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在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的期刊发表论文(自然科学);博士生在学校认定的八级及以上级别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在知网收录的省级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社会科学)。
(2)科研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获省级以上或全国一级学会学术论文奖或报告奖)或应用价值(专利或新品种发明人排名前二,有应用证明和转让经费到账证明);
(3)智库成果:学校为第一单位的智库三级及以上成果有效排名、智库五级及以上成果排名前五。
(4)竞赛奖励:获省级研究生学术、科技、文体、艺术、创新创业等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各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研究生创新实践类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5)科技创新:主持省级及以上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6)社会实践:获省级及以上表彰的暑期实践团队负责人(个人)。
如综合素质评定小组认为研究生有其它同等水平的业绩条件,提交至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议定。
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中期考核优秀者。开题报告未能一次通过者,不能参评本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研究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并记入研究生学籍档案。
第十二条 学业奖学金参评标准与基本条件:
(一)学业奖学金每年评选1次。奖励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学习、档案关系在学校)。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均可参评;招生简章中注明不授予中间学位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研究生,按当年所修课程的学历层次确定研究生学业学金发放标准。
(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可凭新业绩参评同年度学业奖学金。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级、标准及比例:
|
类别 |
年级 |
等级 |
标准(元/年) |
最高比例(%) |
|
博士生 |
一年级 |
/ |
8000 |
100 |
|
二~四年级 |
A |
15000 |
10 |
|
|
B |
12000 |
30 |
||
|
C |
8000 |
60 |
||
|
硕士生 |
一年级 |
A |
5000 |
X(第一志愿考生) |
|
B |
3000 |
100—X(非第一志愿考生) |
||
|
二、三年级 |
A |
10000 |
15 |
|
|
B |
6000 |
25 |
||
|
C |
4000 |
45 |
(四)具体条件:
1.一年级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且被我校录取的一年级硕士 研究生可享受A等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其他一年级硕士 研究生可享受B等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二年级研究生
二年级研究生申报学业奖学金要求学习成绩合格以上,主要根据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1)入学以来有不及格课程或重修者不得参评。
(2)“学习成绩”课程范围依据各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确定,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单科成绩 ≥70 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单科成绩为合格及以上。
(3)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以个人获得的应用成果作为重要的评选标准。
注:“学习成绩”:考试课程成绩评定按实际评分计算;考查课程以等级评定的,按以下标准计算分数:“优”=90分, “良”=80分,“合格”=70分,“及格”=60分。
3.三、四年级研究生
三、四年级研究生申报学业奖学金要求有代表性研究成 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自入学以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评:
(1)论文:博士生在学校认定的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国际重要科技期刊,国内顶级科技期刊,国内重要科技期刊 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发表符合学位授予要求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博士生在学校认定的八级及以上级别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发表符合学位授予要求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
(2)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具有学术价值(如:参加省二级学会及以上学术会议交流)或应用价值(如:新品种、专利发明人等,排名前四,有应用证明和效益证明);
(4)智库成果:学校为第一单位的智库三级及以上成果有效排名、智库五级及以上成果排名前五。
(5)竞赛奖励:获校级及以上学术、科技、文体、艺术、创新创业竞赛奖励;
(6)科技创新: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面向大学生或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7)社会实践:主持或参加校级及以上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项目,或获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表彰的团队或个人。
如综合素质评定小组认为研究生有其它同等水平的业绩条件,提交至评审委员会组织议定。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中的业绩成果,第一完成单位须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表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上的学术论文,研究生须排名前三,其他自科论文研究生须为第一作者;社科论文研究生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科研与教学业绩鉴定参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科研工作评价办法(试行)》(中南林发〔2025〕45 号)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中南林发〔2025〕48号)文件执行。
第十四条 获得各项奖励的研究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一旦发现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将全额追回奖金并取消荣誉。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自2025年9月24日起施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5年9月24日

